笔者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,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,在这里总结一下,以飨读者。
首先,运输半径的问题。
众所周知,鸡蛋保质期比较短,并且易破碎。所以,一个养殖基地所供应的市场,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运输距离。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就会带来诸多问题:(1)运输过程中,因为天气以及温度的原因,鸡蛋容易散黄。(2)长途颠簸,鸡蛋容易破碎。(3)长距离运输,使得鸡蛋运输成本过高。
其次,经营理念的问题。
现在国内大部分养殖企业的掌门人,都是技术出身,通过养殖技术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,生产出了大量合格的鸡蛋,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鸡蛋的基本需求。但是,大都缺乏相应的品牌思维和营销理念,这是鸡蛋行业发展的现状,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性,其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营销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,甚至需要新生代的崛起,来替代完成。
最后,营销模式的问题。
相比较牛奶和猪肉行业,鸡蛋行业的营销水平还比较低,产品同质化严重,品牌诉求不明晰,导致消费者无法分辨鸡蛋的好坏,所以价格成为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,由此”价格战”就成了各大厂家惯用手法。超低的产品溢价能力,制约了品牌鸡蛋的发展。
与此同时,我们也欣喜的看到:随着圣迪乐村鸡蛋、德清源鸡蛋、咯咯哒鸡蛋、正大鸡蛋、柳江鸡蛋、百年栗园鸡蛋、光阳鸡蛋等品牌的大力推动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可并消费品牌鸡蛋,这些品牌鸡蛋的先行者也收获了”发展先机”带来的红利。
受此影响,各个区域市场的鸡蛋品牌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、欣欣向荣的局面。诸如:上海的徐鸿飞鸡蛋、深圳的壹号土鸡蛋、河南的季旦鲜鸡蛋、山东的百岁岛鸡蛋、江西的状元郎鸡蛋等品牌,都开始角逐区域品牌鸡蛋市场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行业的升级以及品牌鸡蛋从业者的努力,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鸡蛋品牌,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面的需求。最终形成几个全国性的品牌,也不会太遥远。